编者按:自1月8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,各部门、各学院按照总体部署,精心组织、扎实推进。在学习讨论阶段,围绕“党建引领、数字赋能、借船出海、特色建设、就业服务、管理改革、十五五规划”等七个方面,结合本职工作深入思考,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举措,供各部门、各学院参考借鉴。
组织人事处肩负着干部教育管理、人才引育、党员教育等重要职责,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工作的大提升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。
一、党建领航:筑牢学校发展之魂
(一)强化党建引领,筑牢思想根基
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通过创新党建活动形式,提高党建工作质量,优化“三会一课”内容,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,以鲜活案例、互动研讨激发师生参与热情,让政治学习从“被动听”变为“主动思”,将党的最新理论、方针、政策精准传递到每位师生心中,确保全校上下与党中央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。
(二)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,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
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;二是加强党组织关系转接,充实壮大党员队伍;三是加强党务干部培训,打造一支坚强有力、业务精湛的党建干部队伍,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。
二、干部赋能:厚植学校发展动能
一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上,根据干部的不同需求和岗位特点,制定培训方案。除了传统的政治理论培训外,还要加大业务知识、领导能力、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训力度;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,优化考核指标体系,注重工作业绩、工作作风、廉洁自律等方面,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执行力,推动工作高效开展。
(一)拓宽人才引进渠道,优化师资结构
以“五金”新基建为切入点,精准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、能够推动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。一是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,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与柔性引进项目,聘请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、客座教授、银龄教师,定期讲学指导,为学校注入前沿学术气息;二是重点引进具有行业前沿知识、实践经验丰富、能引领专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;三是关注新兴行业人才需求,针对性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,优化师资队伍、专业结构,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。
(二)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,留住用好人才
引得进人才,更要留得住、用的好。既要重物质,也要重精神,既要重视短期激励,也要重视长远发展规划。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,为青年教师配备资深导师,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,提供进修、学术交流机会,助力他们快速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。
在激励机制上,将 “五金” 新基建成果纳入考核指标,作为教师职称评定、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,对在 “五金” 新基建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。同时,完善薪酬福利体系,让人才与学校结成命运共同体,安心扎根,共创辉煌。
(一)深化岗位管理改革,实现人岗适配
全面梳理学校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职责,以事定岗、以岗择人,进一步修改完善三定方案,科学设置岗位及编制,逐步缩减管理人员职数,将管理岗编制数控制在教职工总数20%以内,打破身份界限,让有能力、有业绩者脱颖而出,获得更适配岗位,充分释放个人潜能,营造公平公正、能上能下的用人环境。
(二)优化绩效考核体系,激发工作动力
围绕“1234567” 人才培养模式,积极优化绩效考核体系,兼顾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等多维度工作,根据不同岗位系列设置差异化指标权重。将绩效奖金与考评结果紧密挂钩,拉开差距,奖优罚劣,充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,提升学校整体运行效率。
一是在干部选拔任用、职称评审、人才服务等工作中,做到公平公正、热情周到;二是简化办事流程,提高工作效率,让教职工少跑腿、好办事;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,及时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,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,提高服务质量;四是严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,做到公道正派、清正廉洁;五是严格落实“态度好、效率高、执纪严、不扯皮”的十二字工作要求,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;六是强化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学习,提升履职能力,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筑牢根基。
解放思想谋新篇,五大举措促发展
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张俊廷
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,进一步武装了头脑,更新了观念,振奋了精神,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。在下一步工作中,将着力加强以下几项工作。
一、加强党建引领,明确改革方向
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,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。在管理上用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做指导,在教学上用党建知识引领做好课程思政,在学生管理上,发挥党团先锋作用,抓典型,树榜样,做好学生引路人,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二、强化数字赋能,实现“腾笼换鸟”。
锚定数字化转型升级,做好人才培养目标、服务面向和就业岗位调研,全面梳理专业课程体系,引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,焕发课堂的吸引力。同时,在职业教育“五金”新基建上下功夫,做好基础工作。
三、转变工作作风,摈弃“等靠拖要”思维
加强理论学习,转变工作作风,坚决摒弃“等靠拖要”思想,树立“有条件要做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”的思想。在实践教学、社团活动等方面,不要局限于自己学院内部,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所有资源。
四、补齐师资短板,实施铸魂强师行动
谋划教师资源配置,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师资,充实学院教师队伍,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以“启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”为契机,进一步树牢教育家精神,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健全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,引领学校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。
五、“师、导联合”,做好学生就业保障
2025年开展专任教师做班主任试行工作,班主任以每周班会为契机,通过职业目标规划、学业规划,抓好学生学风建设。同时,与辅导员协同发力,共同做好学生就业保障。